▲ 蝌蚪的腸子
可達體長的9倍
當食物被眼球推擠進入口腔之後,就要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消化作用了。其實蛙類的消化系統與人類的差不多,都有食道、胃、小腸、大腸……等,但當然還是有一些差異。例如:蛙類的口腔有開始有唾液腺分泌黏液來潤溼食物,但不像人類的唾液有消化功能;此外,蛙類的大腸粗短,下接泄殖腔,以單一的泄殖腔口通體外。泄殖腔是蛙類泌尿系統、消化系統及生殖的共同通道,意思就是說,無論是排遺、排泄或是產卵、排精,都是共同經過泄殖腔口來排出,這和人類有所不同。
雖然蛙類都有食道、胃、小腸及大腸等,但是由於分化不完全,不仔細看會以為是一根腸子通到底似的。蛙類主要的消化作用是在胃進行,胃液裡有鹽酸與胃蛋白脢來幫助消化。腸道的長度與食性有關:成蛙為肉食性,腸道比較短(約體長二倍);而以素食為主的蝌蚪,其腸道就比較長(可達體長九倍)。
食物消化後,產生的能量一部份供身體代謝及活動所需,多餘的能量就轉變為肝醣及脂肪的形式來儲藏。當冬眠或夏眠時期,醣類逐漸消耗殆盡,即以體內所儲之脂肪來維持生命。雖然蛙類的脂肪組織不多,不過由於其基礎代謝率甚低,故所需的養份其實不多。蛙類的代謝速率與環境之溫度有關,溫度越低代謝也越慢,而一般在交配時期,牠的代謝速率會達到最高點。